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想问问物价上涨的原因,理论上就说货币供大于求造成通货膨胀,但像食品企业这些怎么知道供求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5 16:22:13
想问问物价上涨的原因,理论上就说货币供大于求造成通货膨胀,但像食品企业这些怎么知道供求关系?
例如农场的场主,某些加工食品的原料来源等等,是什么因素造成上涨?理论与实际差太远了~
想问问物价上涨的原因,理论上就说货币供大于求造成通货膨胀,但像食品企业这些怎么知道供求关系?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是从宏观来说的,而农场、食品加工厂则是些微观个体,因此经济学才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并不是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你困惑的只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与联系.
现在以比较直白的方法来简单解释下吧.比如,你开了一个食品加工厂(微观个体),秋天粮食收获时准备购进一批粮食来加工,同样,有这个需求的还有很多食品加工厂,比如面粉厂、油坊、饲料厂等等,因此你们这些个体就形成了宏观的市场,需要买入粮食的市场,暂且叫做粮食需求方;这时候,农场主们收获的粮食有几个去向:出售给各种食品加工厂、粮食收购站、自留等等.因此这些粮食也形成了一个宏观的市场,需要出售粮食获得收益,暂且叫做粮食供给方.而宏观市场上价格水平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决定的.比如说粮食供给方提供的粮食大于粮食需求方的需求,则粮食过多,供给方将会降价出售,反之,供给方提供的粮食小于需求方的需求,市场粮食不够,则粮食价格将上涨,而价格持续普遍上涨,就形成了通货膨胀.
粮食价格上涨了,食品加工厂本来能以1元/斤购入的粮食,现在每斤需要花费2元了,说明什么,食品加工厂手中的钱多了(货币供给方),而农场的粮食生产少了(货币需求方),这就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实质就是通货膨胀.
再接下来讨论就是货币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关系了,那就更复杂了.发展生产力(社会总供给)、保证经济增长(需求与供给协调)、金融工具的调节(利率、银行准备金率、各种调整乘数效应的手段)、国家的宏观政策等方法,均能调节货币的供求关系,暂不论述了.
我在补充一点,即便是需求弹性很小,也足以影响到粮食价格变化,因为粮食的供给是有弹性的,并且不算太小,想想我们平时听到的“谷贱伤农”理论,所以在商品粮市场上,决定价格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需关系.另外,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以及“乙醇汽油”的新能源技术,粮食的需求弹性也在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