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台湾近代史与香港的比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1 14:37:26
台湾近代史与香港的比较
400--500字
台湾近代史与香港的比较
1885年,清廷决定提升台湾的行政层级,将隶属于福建将近两百年的台湾独立出来,改设为行省,并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积极实施一连串的改革,于是,台湾在 1891年有了中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南北普设电报可通福州,同时也设立邮政与新式学堂,台北城的街头亮起了路灯.
但是,台湾建省还不到十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的失败,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的主权让给了勃兴中的日本.
台湾民主国
「台湾民主国」所发行的邮票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决定,在台湾住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1895年5月25日,台湾官民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丘逢甲为义勇军统领.同时,民主国也制定蓝地黄虎的「黄虎旗」为国旗、刻有「民主国宝印」文字的国玺、并建年号为「永清」.同时也并发表宣言,向各国通告建国宗旨(史明 1980,251;王育德 1979,99).
未料,日军在5月29日于基隆背后的澳底登陆,6月3日攻陷基隆.于是台湾民主国政府的首脑们,包括唐景崧和丘逢甲,都争先恐后地逃跑到中国大陆去了.6月下旬,余众又在台南拥立大将军刘永福为民主国第二任总统,为筹措经费,刘甚至曾经发行钞票、邮票.有些学者将刘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权称之为「台南共和(Tainan Republic)」(Lung-chih Chang 1995, 7)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Long 1991, 26).之后三个月,民主国和日军发生不少规模不小的血战.但到10月下旬,刘永福也弃守内渡中国大陆,日军占领台南,这个只存活184天的短命政权,终于完全划下了句点(王育德 1979,107;周明峰 1992,67).
日本治理时期
早期的台湾总督都是武将,为台湾各地蓬勃的游击活动而疲于奔命,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这三任总督的任期都不长.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的任期长达8年,但实际治理台湾的是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后藤加强了台湾的保甲与警察制度,用严格的手段对付抗日活动.医师出身的后藤新平自命以生物学的原理治理殖民地,其著名的治台三策,认为台湾人的弱点是贪财、怕死、好面子,所以同时采用高压与怀柔的两面手法,将台湾的游击活动完全弥平.日人在台湾建立了详细的户政与地政档案,在金融、教育、农田水利、交通、医疗卫生、水电基础建设上也确有建树.
日本政府领台之初发布法律第六十三号(简称六三法),授权台湾总督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台湾总督皆为将领,在台权力极大,犹如划地为王.由于日本的政局变化,1918年后台湾总督可由文官担任,军权另设台湾军司令官掌管,治理台湾的策略也因为日本的政治变化而改为同化政策.
1914年林献堂奔走成立台湾同化会,以「由内地人[日本人]与台湾人共同组织,相互敦睦交际,促进同化以响应一视同仁的皇猷」为宗旨,追求台湾人与日本人的地位平等,但成立不久即被勒令解散.台湾人在日人积极的教化下,对于台湾人自身的前途产生了高度的自觉,遂有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等社会政治运动的展开.1921年蒋渭水等人在台北成立了「台湾文化协会」,借着对台湾文化活动的关心,增进台湾人的知识以及对政治关心,以求唤醒台湾人的觉醒,启蒙台湾人的意识,尤其想要唤起台湾人对日本殖民统治政策的批判.
蒋渭水于1927年成立台湾民众党.
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1936年台湾总督又开始由军方将领小林跻造担任,其政策包含对台湾人的「皇民化运动」、台湾产业的「工业化」、使台湾成为进出东南亚基地的「南进基地化」.比较具体的政策包括废止报纸的汉文栏、推行使用日语、撤废寺庙偶像、强制神社参拜、禁止台湾风俗习惯仪式、改日本姓名等.为了战争的需要,台湾除了原有的农业与轻工业之外,还得发展重工业以供应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战争需要.台湾人也必须以军夫、军属、志愿军、义勇军等身分成为日本兵到前线作战.
中华民国领台时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政府在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接受日本投降.在1952年的台北和约第二条中,日本依据旧金山和约,重申了放弃对台湾、澎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主权.
国共内战时期
1947年二二八事件.
戒严时期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自中国大陆迁往台湾.
民主化时期
1979年美丽岛事件 (高雄事件) ,1987年蒋经国解除戒严,1989年开放党禁,1990年修宪,1996年总统由公民选举,2000年中国国民党失去政权.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都是满清政府屈服于英国的炮舰而签订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使英国在香港实行一些著述和传媒是这样描述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如何占领香港岛的:1840年8月英军在占领定海之后,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惊慌失措的清政府急派直隶总督琦善去大沽与英国全权使臣懿律和义律谈判.1841年1月25日,琦善与英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这种说法似乎认为英国占领香港岛有确实的“条约根据”.实际上,英国是在毫无条约根据的情况下强占该岛的,道光帝事先既未曾闻知,更未予允准.
殖民统治100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