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4/28 18:00:52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确实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而且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它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就将永远存在.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这个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现在有很多人怀疑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在流通领域中,价值不能增值;但是,资本经过这个流通领域过程,却产生了剩余价值.
由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可以产生一个什么结果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由于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a),工人获得了工资(b),工人创造的净价值(c),有a+b=c.工人并不能购买市场上所有的产品,资本家又不肯将所有的自己拿来购买,造成了商品的大量堆积而产生了经济危机.但是与事实相反得是,从二战一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都没有爆发一次像样的经济危机,虽然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而造成经济衰退,但这并不是马克思所预言的原因,是不是马克思错了呢?我说不是.那么剩余价值在哪里呢?
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呢?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后,让二者结合起来,迫使工人为他劳动,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实际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从此开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也由此暴露出来.
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工人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家的生产目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工人给他生产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质: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一是价值的增值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不仅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而且还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二重性,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里的细节在于:资本家所购买的劳动力这种商品的特殊性之上.正如马克思说:“包含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和劳动力一天的消耗,是两个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可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一定长度的工作日,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起点的.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竞相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由此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通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来实现的.
资本的循环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资本家以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资本家将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进行生产,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商品.这些商品已经不是资本家原来购买的商品了,而是新产品,由于其中包含着工人所造的剩余价值,所以他们的价值大于所耗的资本的价值.第三个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以售卖者的身份回到市场,售出它的商品,换回货币.资本又重新采取了货币的形式,不过,此时资本家手中货币量已经大于垫付资本的数量,等于资本家所有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资本循环的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只有三个过程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m= m′·v·n.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M′=m′·n.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但是剩余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社会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已经全部到了资本家的手里,那么资本家怎么来分配它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家主要把剩余价值转换为利润这种形式.由于资本主义成本价格的形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完全消失了,从而使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而且也成了所用资本的一个增加额.这样,“剩余价值即由预付资本中哪个加入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也由预付资本中哪个不加入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总之,同样由所使用的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和流动组成部分产生.总资本的物质上是产品的形成要素,不管它作为劳动资料,还是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都是如此.总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进入价值增值过程,但在物质上总是全部进入现实的劳动过程.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虽然只是部分的参加成本价格的形成,但会全部参加剩余价值的形成.不管怎样,结论总是:剩余价值是同时又是所使用的资本的一切部分产生的.”正是通过上述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了.于是通过以上的形式资本家将由剩余价值产生的资本投入到商业,产生商业利润:投入到金融业,产生了利息,投入到房地产,获得了地租.并通过国家这个机构,进行了不平等的再分配.
通过以上的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维持资本主义生产必须有一个无限大量的经济容量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而且与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现实矛盾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时的爆发经济危机.为何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相对于二战以前程度有所减轻并且频繁减少,是不是剩余价值不存在了呢?
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发育进入了成熟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商品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在高度成熟的状态下运转,而且它们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业已形成体系完备、反应灵敏的高效率的市场机制.战后商品市场已经摆脱了殖民分工体系的框架,成为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货币市场在这个阶段也从对商品市场的依赖转变为主要接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货币市场规模急剧扩张,特别是国际货币制度由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固定汇率值变为浮动汇率之后,短期资金的频繁流动使货币市场大为活跃.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而居于统治地位后,世界市场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统治和竞争的场所.各国垄断资本把本国市场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后,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组织国际卡特尔以实行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垄断.战前国际卡特尔的势力和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卡特尔组织仍广泛存在,它们是垄断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现了资本主义运行中的矛盾,因此一大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竞相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预防经济危机的一些理论,各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又进入社会市场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和保护整个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基础和纽带,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国家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防止和补救市场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维护社会公正,以保护经济全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经过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后,资本主义缓慢的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本身是新技术革命基础上高度生产社会化的产物,但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碰到一系列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总资本家”,是为垄断资本家服务的.是否结合及怎样结合都取决于私垄断资本的客观需要.为了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条件,使私人垄断资本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阶级会选择国有化和国家干预;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给私人垄断资本以更大的获利空间,垄断资本家阶级会选择非国有化及减少国家干预.但它也存在着矛盾,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高度生产社会化与国家垄断资本形式之间的矛盾.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利用,新技术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上造成了一种虚拟的无限大容量的经济发展空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蛋糕变的大了,可分配的空间就多了.以前套着脚镣的奴隶变成了戴着项链的高贵奴隶.工人反抗相对较少,出现了一定的安定团结的景象.但是现实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还是很尖锐的,并且是更加尖锐,例如:目前的日本正是这样,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加上国际消费也不足,只能使其经济徘徊停滞达10多年,至今仍难以恢复令满意的增长.并且自去年开始,连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的经济都现出了十年以来的最低谷,这不正是明证吗?
究其原因,在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里,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因而反过来阻碍与抑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表现在现实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就是:社会生产能力很大,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但社会对这些商品的吸纳与消化相对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社会生产力受到抑制,甚至国民经济反而萎缩起来.现实中,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互相转嫁着危机,并且通过国际贸易中的剪刀差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去.第三世界的国家成了他们变相的殖民地,新的阴险殖民方式暗地里诞生了.
总之,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并没有消减,也从未停止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同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他们正在通过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等手段,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压榨.资本主义解救自己的企图不会得逞,他向灭亡又走进了一步.道路是漫长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