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爱莲说的主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19:17:35
爱莲说的主题
爱莲说的主题
内容提要:自主学习,其中也包括老师的自主思考、自主创新.本文在解读《爱莲说》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儒家学派中的“中庸”(无过无不及)思想,参照前人对《爱莲说》主题的研究,提出对《爱莲说》主题新的看法,即作者要表明自己的处事原则,既不孤高自许,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做一个行中庸之道,正直、高尚的君子,做廉洁、进取、受人敬重的入世清官.
  主 题 词:爱莲说 主题 中庸
  《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1060年5月)写的.该文托物言志,议论精辟隽永,且语言简洁优美,是一篇千年传诵的名文.但关于这篇名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有人认为,该文“表现作者的进步理想与美学情趣”1;有人认为,该文是“自己标榜清高”.2有人认为该文是“作者反对当时消极避世和追求富贵名利的世风,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君子,廉洁、进取、爱人敬重的清官.”3笔者对本文主题有一个新的看法:作者要表明自己的处事原则,既不孤高自许,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做一个行中庸之道,正直、高尚的君子,做廉洁、进取、受人敬重的入世清官.
  一、陶渊明的境界太高不合儒家中庸的“无过无不及”思想,故而君子不为.
  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早年有政治抱负,又性爱自由,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4他做彭泽县令时,碰上督邮来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当即辞去彭泽令,决心远离统治者,洁身自好.此后他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再没有出仕,因此后人评他“是真名士自风流”.他的《饮酒》诗中所吟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他的隐士生活的写照.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众芳摇落,万木凋零,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对“菊之爱”表现了陶渊明卓越的品行操守: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有人认为对陶渊明消极避世的“菊之爱”,文中仅谓之“独爱”、“陶后鲜有闻”,便戛然而止,语气冷漠,似有隔世之感、“不敢恭维”之意3.笔者觉得此处“晋陶渊明独爱菊”可以理解为“独晋陶渊明爱菊”,因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周敦颐是研究儒家学说的大家,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所以周敦颐认为陶渊明境界太高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
  《论语》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中庸》一文中记载: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中庸》第二章中,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历来人们认为举陶渊明爱菊的例子属于正衬.如果把文章举陶渊明看作消极避世的事例,正衬就没有道理.笔者认为《爱莲说》一文对陶渊明还是非常肯定的,只是因为陶渊明太卓尔不群,陶渊明追求平静、淡泊、高远、旷达,返归自然,顺应大化,无心底之波澜,无情感之奔涌,无大起大落,无大开大合,只觉心驰,只觉神往,于世外桃源中忘却人生之忧苦,忘却红尘之羁勒.而周敦颐却做不到,并且他认为陶渊明的行为不合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更不合“中庸”之“无过无不及”思想.
  二、周敦颐认为众人的境界又太低了,自己不屑与之为伍
  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白居易在《买花》一诗中也描写过这种风气:“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由于统治者提倡欣赏牡丹(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开元中,唐明皇与杨贵妃于沉香亭前赏牡丹,曾命大诗人李白进《清平乐》三篇,李在这三首诗中就把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竞效奢靡、争攀富贵的不良的社会风气,直到宋代依然存在.
  有人认为“周敦颐文中名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及世俗之徒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里行间讽意十足.”3.笔者认为周敦颐的语气还是很平淡的,只不过因为周敦颐认为众人的境界又太低了.
  三、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的折中进取的莲,才能代表自己.
  对照来看,文中写菊、牡丹各用三句,均二十余字,惜墨如金,冷讽之意昭然.而写莲花则洋洋洒洒,摹形状物,抒怀礼赞,不一而足.字、句均超过前二者之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显然,文中所礼赞的莲,象征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是周敦颐心目中做人的终极目标.“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之风也始于孔子的大力倡导.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境界规定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要求“君子”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律己宽人的精神;“智者不惑”,要求“君子”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学风;“勇者不惧”,要求“君子”具有尚义重行的勇敢,坚强进取的毅力.古人云:“言为心声.” 文中描写莲花的精彩语句,每句都扣紧君子行中庸之道的内涵特征:清廉(“出淤泥而不染”);不阿谀奉承(“濯清涟而不妖”);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中通外直”);不拉拢勾结(“不蔓不枝”);要德声远播(“香远益清”);要坚守节操(“亭亭净植”);要端庄、严肃被人敬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周敦颐向世人强调自己爱莲,实质上是在表示自己要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一个流芳百世的清官.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三个“…而不…”一个“不…不…”的句式体现了自己对中庸之道的解读,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既不…也不…”.也是“无过无不及”思想的体现,事实上他在为官生涯中也正这样做了.但是当时官场内外各种腐败现象,使得他不禁感慨万分:“同予者何人?”同时我们在读文的时候也许能感受到作者的些许自豪,有点“能做到我这样的有几个人呢”的意味.笔者感到此处近似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感叹:“ 呓,微斯人,吾谁与归?”
  因此,文中描写的三种花,是在隐喻官场中的三种人并表达自己的三种态度:一是以菊隐喻远离官场、躲避现实的隐士;二是以色彩绚丽、妩媚诱人的牡丹,象征世俗“富贵人”;三是对于象征君子(入世的清官)的莲,他从内心热爱,而且是身体力行效法之.正好体现了“无过无不及” 即“中庸”思想.“‘中庸’理论强调的并不是消极的折中,而是在积极探询处理问题的焦点和症结所在.其中蕴涵了许多探索、创新的积极因素”5
  四、周敦颐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中庸”之道
  文如其人.周敦颐不仅在思考研究“君子”,而且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验证自己的言行.我们从《宋史》等有关周敦颐的记载中也可了解他为官清正的“君子之风”.他当过分宁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令、知南昌、合州判虔官、通判虏州、知郴州、广东转运判官、知南康军等职.五十七岁死于去蜀任上.在他为官的一生中,为人刚正、主持公道、不畏强权,有口皆碑.据《宋史》载:
  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
  ‘老吏不如也.’在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
  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
  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
  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州桂阳令,治绩尤著……徒知南
  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
  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而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6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周敦颐之所以一到任,就解决积案,他既不惧怕权贵,也不冤枉好人,使一个囚犯捡回一条生命,正因为他是一个行为正直、紧守节操、清廉无私的人.因此连富家大姓、狡猾官吏、流氓地痞,都因为污蔑周敦颐的善于理政而感到羞耻,即使是对立面也不得不称赞他.宋朝名士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这正是对他“君子”德行、莲花品格的高度评价,也是他践行“无过无不及”的中庸精神.
  因此,笔者认为《爱莲说》的主题:作者要表明自己的处事原则,既不孤高自许,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做一个行中庸之道,正直、高尚的君子,做廉洁、进取、受人敬重的入世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