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西游记30~50回 读书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8 20:07:37
西游记30~50回 读书笔记
分回写,每回都有好词好句和感想,注意:分回写,30~50回的
西游记30~50回 读书笔记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猪八戒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三) 严格执着的唐僧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西游记〉唐僧师徒去过的地方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迢遥的西方途上与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孙悟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叛逆性的英雄.他本是破石而生的猴子,一出世就使天上的玉帝也为之震惊.他发现了花果山水帘洞,为群猴找到了“洞天福地”,并尊为美猴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还去“云游海角,远涉千里”去访师学道,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法.由于他聪明勤奋,终练就一身好本事,会七十二般变化,能一筋头翻十万八千里.后来,他冥冥中还知道有阎王爷管着,就大闹地府,勾销了群猴的名字.为取武器,他下龙宫,搅龙王献出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随意变大变小的“如意金箍棒”;唐僧——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被人视为有德行、有禅心的高僧,长得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身穿佛门锦斓异宝袈裟,手执九环锡杖,好似“活罗法下降,活菩萨临凡”;猪八戒——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获罪被贬,错投猪胎成妖,以相貌为姓,官名叫猪刚鬣,后随唐僧西天取经,法名悟能,又叫八戒,是使人感到可笑、可恼人物.师徒四人从唐都长安出发,遭遇了千难万险,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故事以时间为经,以具体磨难为纬,由近而远,环环相扣.他们历时十几年,行程几万里,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师徒四人最终到达了印度,取回真经.西天取经可以说是一次传奇的万里长征.
那么,唐僧师徒四人究竟去了哪些地方呢?书中告诉我们,他们走过了双叉岭、蛇盘山、鹰愁涧、观音院、黑风山、高老庄、云栈洞、浮屠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五庄观、黑松林、平顶山、莲花洞、黑水河、三清观、车迟国、通天河、沉水宅、金兜洞、女儿国、落伽山、火焰山、祭赛国、木仙庵、小雷音寺、驼罗庄、朱紫国、麒麟山、盘丝洞、濯垢泉、黄花观、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灭法国、镇海寺、玉华寺、豹头山、玄英洞、青龙山、布金禅寺(天竺国)、雷音寺、御花园.
吴承恩叙述的这三十多个地名中,有的是真实的,但大多数是虚构的,在这些真实的地名中,五指山尤其引人注目.
五指山——
如来佛的手掌——五指山十分有名,当年孙悟空一个筋斗来到了天涯海角却怎么也没想到仍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真的有五指山吗?通过调查,我得知:五指山所处的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中南部腹地,平均海拔316米,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市区人口5万人,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冲山、毛阳、南圣、番阳4个镇和畅好、毛道、水满、保国和红山5个乡及国营畅好农场.境内象征海南岛的五指山,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市区有太平山旅游区,黎苗风情观光区、黎锦生产基地和民族博物馆.五指山市还是黎族苗族歌舞表演和工艺品制作的主要发源地,是每年三月三庆典的最主要场所,旅游业已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优势产业.五指山市境内森林覆盖率75%,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多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还有名贵的五指山野生水满茶,五指山兰花100多种,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总数的2%,许多生物物种属五指山区所独有,是天然的动植物园.
评论
孙悟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物.一部《西游记》的情节发展史就是孙悟空形象性格的形成史、发展史.作品是围绕着孙悟空如何战胜各种妖魔鬼怪险阻艰难来结构全文的.在众多人中,孙悟空也是最惹人喜爱的.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的孙悟空,访师求道,学得了超常本领,而后闯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生死簿,闹天宫推翻了金銮宝殿,这个天真烂漫的孙悟空的身上有着独特的个性.
现在我们把孙悟空的个性分为四个板块,然后进行点评、分析.
一、闯龙宫取金箍棒——无拘无束.以下是有关摘记:
猴王到龙王那想要臆见得心应手的兵器.他看见了那定海神针,然后又对天光看处,上
有“如意金箍棒”一行字,且那金箍棒可大可小,并道:“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看.”
在这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独来独往,充满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
二、入地府撕生死簿——无拘无束,调皮.摘记:
孙悟空打了阎罗王差来的勾死鬼,挥动金箍棒,一路打了森罗殿,并强行勾销了生死簿
上同类的名字,然后摔下它道:“了帐,了帐,今番不归你管了!”
他调皮是猴子的天性,且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
三、闹龙宫——无所畏惧.摘记:
孙悟空守蟠桃园监守自盗,将“千年一熟,人吃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与“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能与天同寿”的熟桃掠食一空.还将蟠桃宴上的玉液琼浆,百味八珍,佳肴异品,偷食了个饱.又推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大闹天宫这个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机智的,坚强的孙悟空形象.可以看出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四、取经路上——精明顽皮,爱作弄.摘记:
(1)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成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猪八戒.
(2)孙悟空为救乌鸡国国王向太上老君要金丹,老君开始硬是不给,讨价还价.可最后还是拿出一颗.悟空假装要尝尝,试试真假,一口吞下.
孙悟空天资聪明,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他虽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经,但仍有猴性.
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于身.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英雄的风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灵魂,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他生来就不服天地管.这也常常造成了师傅误解,因而屡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更突出了他的个性,使他同古代小说中描写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显的区别.
《西游记》读书笔记⑦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西游记》读书笔记⑧
《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西游记》读书笔记⑨
在西游记里,至少在表面上看,天宫和灵山是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时候有所合作的关系,我们很容易把他们看成平等的政治团体.其实细细分析,却还别有蹊跷.
我们知道,天宫管辖着天下几乎所有的神仙,大到龙王阎罗,小到山神土地.这些大大小小的神仙在行政上都是归天宫管的,小说中从来没有哪个山神土地受灵山的指挥,阴间的十阎王上头好像有个地藏王菩萨是佛家人物,不过在历来的说法中如来未必指挥得动这位菩萨,阴间真的出了事,秦广王还是要报上天庭,也说明了他们的行政关系.中国民间也有灶神每年上天汇报工作的说法.这些大小神仙都是基层的公务员,法力不是很高,负责某项具体行政事务的管理.比如龙王管下雨,阎王管生死,山神土地是基层接待办主任,灶神管煮饭,等等.天上还有雷公电母负责打雷闪电等.他们这些神仙并不逍遥自在,反而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没有尽到责任的如泾河龙王,甚至要被斩首.大家看看,这才是政府机构的模样啊,除了享乐的人,总得还有做事的人,要不然,要政府干嘛?反观如来的灵山,佛、菩萨、罗汉一大帮子的人,貌似整天在那打坐清谈,除了如来在西游最后提到的给人颂经超度,也没见他们做过啥为人民服务的事.也就是说,灵山至少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政府机构,也就是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我们还看到,即使是在如来居住的西牛贺洲,也有大量的山神土地,直接听命于天宫,如来对此貌似也没什么反对意见.这也就更进一步证明了灵山根本就没有管理行政事务的功能,它和天宫并不是互相割据的关系这么简单.
我们再看西游记里对猴子大闹天宫,如来赶来镇压的描述:
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如来自己说要去“救驾”,玉帝来了,如来“瞻仰”,玉帝要留如来吃饭,如来“不敢违悖”.这都说明了至少在名义上,如来是尊玉帝为长的,要知道,封建社会的时候对于尊卑长幼是看得很重的,孙悟空取经途中多次变成妖怪长辈,占了人家便宜并且洋洋得意.如果玉帝和如来在地位上完全平等,那么“救驾”这两个字,别说从如来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是来搬救兵的也不敢说吧?从这些细节当中,都可以看出双方地位的一些差异.
综上所述,灵山和天宫的关系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天宫相当于中央政府,如来相当于大法王,在灵山实行政教合一的高度自治,甚至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有与中央政府掰掰手腕的实力.不过在表面上,还是要尊玉帝为长.
《西游记》读书笔记⑩
长安西市,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个疯子.他在街头声嘶力竭低嚎“古国三千里”嚎完便是大哭.哭完便对了一木牌三跪九叩.有好奇者观之,但见那木牌上书了八个大字——故大夏国主窦燕山.于是御林军过来,带走了这个人,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初唐的一个小插曲,一个月以后就没有人记得那个叩拜大夏国主的疯子,包括亲手逮捕了那人的护国公秦琼在内.
之后就是突厥入侵,这些西边的狼门一直打到了长安城下的金水桥边.在那里,大唐的皇帝和突厥的可汗杀了一匹白马,用它的血借了盟,以一时之辱换得长安之安宁.这就是历上有名的白马之盟了.
从此,唐皇下定决心效法汉武.战事顿起.西边的国门轰然关闭.
不久之后,一张情愿书放在了唐皇的案上.上表的是法门寺里一个法号叫做玄奘的和尚.他说,乱世之后人心不定,他欲学法显,西行求经,以三藏真经庇佑大唐的天下.唐皇笑了,寻思着哪天给这和尚一份通关的文堞,放他西行求佛去.不想事忙,搁下,便忘了.待到想起,那和尚已经出发了.
玄奘,也就是日后的三藏法师,是偷渡出关的.准确点说,他是被这个小小隘口的守将放出关去的.那将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得知玄奘出关的目的之后,他牵来自己坐骑赠与高僧,又备饮水干粮,一路将高僧送到了下一个隘口.他说,擅离职守是死罪,私放出关也是死罪.然大师之举,功在万代.纵死,骨余香.只盼大师早日归来,莫教神州万民苦等.
于是,玄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佛国斯里兰卡.停留数月后再度出发,去往目的地天竺.在那里,他小住数年,整理经卷.然后带着经卷启程回国.
边关守将的奏章和玄奘的奏章一同摆在龙案上,唐皇最先拿起的是玄奘的奏章.他以朱笔批曰:“唐僧此行,功在社稷.无罪,有功.赐法号三藏,彰其功.”末了,又加上一句:“聚天下饱学之僧共译三藏真经,此事由三藏法师主持.”
那一日,玄奘大师抵达长安.哪一日,大唐的皇帝帅了文武百官亲在金水桥上迎接.多年前,那个悄悄离开的和尚而今回来了,带了三个徒弟几箱经卷满腹见闻.唐皇快步上前,双手扶起那个下拜的和尚,道:“等你多年,今日这个通关文堞总算有了主人.”唐僧随他指引望去,却见那随侍的小黄门手上捧的,赫然是大唐的通关文堞.他双掌合十,颂佛号.“阿弥托佛~~~”余音袅袅,随风散入大唐的天空.
取经归来,唐僧领了许多学问僧翻译佛经,在翻译的当儿,他应唐皇的请求写下《大唐西域记》.这也是向百年前那位以60高龄西行问道的高僧法显致敬.书成,送入皇宫,唐皇亲自为书作序.天下传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