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意思是什么,选自哪里,创作背景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20:08:22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意思是什么,选自哪里,创作背景是什么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意思是什么,选自哪里,创作背景是什么
是选自鲁迅的《门外文谈》.
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短暂的.“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这句话鲁迅把时间比做了人的性命,没有理由的浪费别人的时间,严重的说就是扼杀别人的生命,体现出鲁迅珍惜时间,节约时间,也很珍惜别人的时间.
创作背景:《门外文谈》是鲁迅晚年论及文字与文艺起源、发展的一篇重要著作,多讲文字,但也涉及一些文艺问题.最初发表在1934年《申报·自由谈》上,后来作者把本文与其他有关语文改革的四篇文章编为《门外文谈》,于1935年出版.》.《门外文谈》的写作,有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提倡读经,保存文言,推行封建主义教育.戴季陶、汪懋祖等到处游说,表示支持.身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官员的汪懋祖还在南京《时代公论》第110期上发表《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一文,提出要让小学生学习文言,初中生读《孟子》,高中生读《论语》、《大学》、《中庸》.他的这种主张立即遭到进步文化界的反对.6月18日,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在《申报·自由谈》发表《文言,白话,大众语》一文,提出“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的口号.陈望道、胡愈之、叶圣陶、夏硏尊等继起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