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人的民族性日本先后很轻松的占领了东北全部和台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很快又占领了中原半壁江山,而同样我们朝鲜和欧洲的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3 03:44:20
中国人的民族性
日本先后很轻松的占领了东北全部和台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很快又占领了中原半壁江山,而同样我们朝鲜和欧洲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鲜明对比,日本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入侵朝鲜,直到1910年时才用条约的形式吞并了朝鲜,但条约还是规定了尊重朝鲜的一些文化和政治上的自主性:欧洲就更不一样了,相比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德国始终没有办法征服英法,北欧,中欧几个国家,其实那些国家要么和德国差不多大小要么还更小的多,而中国面积是日本几十倍,原因何在?是不是也和中国自私窝里斗的民族性有关系?
中国人的民族性日本先后很轻松的占领了东北全部和台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很快又占领了中原半壁江山,而同样我们朝鲜和欧洲的历
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论1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