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大辽简史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影响,还有各皇帝和在位时间及年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6 17:37:58
大辽简史
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影响,还有各皇帝和在位时间及年号
大辽简史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影响,还有各皇帝和在位时间及年号
辽的建立和政制
辽(公元916-1125年),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半部达两个多世纪,其强盛时所辖地域幅员万里.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号辽.历史上又称大契丹.公元1125年被女真人所灭.辽亡后,契丹皇族耶律大石北走可敦城,建立西辽,在历史上存在近百年.
辽建国后,创契丹大、小字,定法律.官制有北面与南面官两大系统,北面官治契丹政事,南面官管理汉人事务,即国初所定“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制保存契丹氏族部落制的残余.契丹的科举完全仿汉制.辽朝的经济生活,以渔猎、畜牧为基本的生产方式,汉人与渤海人民住地以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辽朝中期以后,手工业、冶铁、瓷器制造以及金银矿的开采等较发达.辽朝的商业十分繁荣.五京是各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商业中心,与其周邻诸国的贸易交流也甚为密切,如与宋朝、女真、西夏以及西亚各国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
辽朝的建立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由秦汉时期东胡族系鲜卑宇文别支发展而来.契丹族最早居于辽河上游潢水(今西喇木伦河)及吐河(今老哈河)一带.早在南北朝时期,契丹与中原地区已发生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自五世纪中叶,即向北魏“岁贡名马”.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曾在契丹居地设置松漠都督府和十个州,并任以各部落首领为都督和刺史.八世纪中叶以后,契丹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学会冶铁、纺织等生产技术,并开始筑城居住,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各部族中以耶律氏最为强大.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首领.以后,阿保机逐渐统一契丹各部,并征服了突厥、党项、吐谷浑等,于916年正式称帝,建立契丹政权,改元神册,国号大契丹.
公元918年,阿保机令汉人康默记等人建京城,名“皇都”.公元938年,将皇都改为上京,府名临潢,改国号为大辽.继而灭渤海.公元927年耶律德光继位,占燕云十六州,以幽州为燕京,改国号为辽.
辽朝的疆域
辽朝疆域,东到海,西至今黄河河套一带与西夏为邻,北到黑龙江流域,南以白沟河(今河北省境内的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与北宋对峙.辽极盛时期的版图,北至今克鲁伦河、色楞格河流域,东临黄海,南至河北中部,山西北部,西近阿尔泰山,幅员万里.
辽建国后,一方面加紧营建国都,同时将其部族改编并对外扩张.渤海王国,在唐代是以靺鞨的粟末部人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阿保机在征服诸部和南掠中原地区的过程中,势力日渐强大.他看到汉地不易取,就转而东攻渤海,渤海亡,阿保机改为东丹国(东契丹),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主其国事.忽汗城改称天福城.天显元年(926)七月,辽太祖阿保机在征服渤海的归途中,死于扶余城.
中央机构和南北官制
辽朝国土广大,汉人与渤海人生活在南部,以农业为主;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生活在北部地区,以畜牧业为生.为了适应南北地区这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辽太宗制定了“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办法,于是在辽朝的中央统治机构中,便分别设置了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套系统.
北面官制:官吏的任用一律是契丹贵族,掌管契丹一切军政大权,是辽朝最高权力机关.契丹有崇拜太阳的习俗,以左为尚,皇帝的宫帐坐西朝东,北面官的办事衙署(牙帐)由于设在皇帝的北面(即左面)故称“北面官”.
南面官制:是辽朝“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的中央机构,是为了统治汉人而仿唐朝官制设立的.南面官的官使任用,主要是汉人,但也杂以汉族和契丹贵族.凡是作南面官的契丹人也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由于南面官的办事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南(即右面),故而称作“南面官”.
辽王朝 (916-1125)
契丹,本是东胡,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后称辽太祖)于唐末趁中原之乱统一各部进而称帝,916年建国号契丹.辽太祖多用汉人重视汉文化,并创文字,立制度,筑皇都,国土直至天山辽王朝建立.
辽太宗从石敬塘手中得燕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大辽,设南,北官制以治汉,契丹人,取得巩固统治的作用.辽太宗灭后晋,把晋并入辽,但因大失民心而草草班师归辽,自己也死在途中.在太宗后的世宗,义宗,穆宗都无大作为,直至圣宗时,文治武功都达鼎盛,实行科举,编修,佛教极为盛行.对宋战争屡胜,和宋订立澶渊之盟,从此宋,辽和好达一百余年.
至辽天祚帝朝时(1101),由於没处理好民族关系,招致女真族反叛,于以致亡国.
辽帝系
(1) 太祖 耶律阿保机 (916-926)
(2) 太宗 耶律德光 (927-947)
(3) 世宗 耶律沅 (947-951)
(4) 穆宗 耶律璟 (951-969)
(5) 景宗 耶律贤 (969-983) 后 萧绰(953-1009)
(6) 圣宗 耶律隆绪 (983-1037)
(7) 兴宗 耶律宗真 (1031-1055)
(8) 道宗 耶律弘基 (1055-1101)
(9)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101-1125)
辽朝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亿(阿保机)在今内蒙
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建契丹国,947年建国号辽.983年曾改号大契丹国,1066年以后,复
号大辽.
习惯上自916年契丹建国至1125年为女真所灭,统称为辽朝.辽亡后,耶律大石西
迁到中亚楚河流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1211年,乃蛮部屈出律篡位,1218年为蒙古
所灭.
建国前
契丹族在建立国家以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契丹族长期流传著古老的传说:
在不能确指的时代,有男子乘白马自潢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车自土河而来,相遇为配
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组成为八个部落.这个传说表明:契丹自母系氏族制过渡到父
系氏族制时,主要的活动地区即在潢河、土河流域.互为兄弟的八个部落来自共同的男
祖先.
历史文献上关于契丹族的确实记载,开始于北魏登国四年(389).北魏时,契丹各
部落已开始对外掳掠,并以马匹、皮毛与北魏交换物品.
契丹八个部落各自独立活动,并未形成联合.八部落的名称是悉万丹、阿大何、具
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于、羽真侯.他们经营游牧生活,以车马为家,逐
水草迁徙.
北朝时,契丹一再遭到北魏和北齐的打击,对外的发展受到阻遏.隋朝时,隋将韦
云起曾发大兵攻打契丹,契丹丧失了大批的人口和牲畜.
对外作战的需要促使契丹各部走向联合,每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有征伐由酋
帅聚议,兴兵则合符契.唐朝初年,契丹八部开始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长由大贺氏选
充,有胜兵四万.契丹别部孙氏(孙审密)与大贺氏联盟通婚姻.此外,还有一些契丹部
落受唐朝统辖,不在联盟之内.
唐太宗贞观时,大贺氏联盟依附于唐朝.唐朝在契丹驻地设松漠都督府,加号大贺
氏联盟长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各部落长称刺史,唐朝以营州都督控制松漠.
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大贺氏联盟长李尽忠与别部孙万荣,杀唐营州都督赵文翙,
占据营州一带反唐.武则天派遣二十八名大将出击契丹.李尽忠在作战中败死.孙万荣
代领部众南下,武后发大军出战,大败,孙万荣攻掠幽州.唐朝再发大军出击,并联络
契丹邻族奚兵夹击契丹,孙万荣败死.这时,突厥又在北方建立强大的国家.契丹背
唐,依附于突厥,约二十年.唐玄宗时,突厥逐渐衰落,契丹联盟长失活再度附唐.唐
朝仍加号松漠都督,又号静析军大使.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