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含有故事的成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1:44:45
含有故事的成语
含有故事的成语
水落石出
【成语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 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 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 赋》.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 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 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 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 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 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 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 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 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 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 出来.


成语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
成语释义 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
比喻事情经过调查 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门庭若市
【成语故事】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他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豫,门庭若市.
成语释义: 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后起之秀
【成语故事】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 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 名文士拜访,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 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 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他年龄比 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 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 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 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 好好与他谈谈?’’ 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可以来找我 谈谈嘛.” 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 是后来的优秀人才.” ” 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成语出处: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成语释义:“秀”,优秀的意思,表示后辈中的优秀者.这则成语也称 “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成语故事】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 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 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 种制度. 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 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 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 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 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 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 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 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 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会怨恨的.” 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 法的人还要多.” 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吗?” 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 个人可以任用!” 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 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 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 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 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 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 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 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 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 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 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 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