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家乡名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6 07:43:16
家乡名人
家乡名人
苏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隋 唐开科取士以来,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 间.科举仕进的,苏州辖区共出文状元4 5名,占全国的7.6%,其中,唐代有7 名,宋代有4名,明代为8名,清代为26 名(占清代114科状元的22.8%),明代 苏州府有进士437名,清代则有600名 。至于封疆大吏、征战良将、地方官员 、社会名流,有贡献于社稷的苏州人, 或外地人有功苏地而为后人推崇的,清 道光年间沧浪亭所立名贤祠,初建即列 名贤像赞570名,后又续增名贤600余 名。名贤祠几经兴废,民国30年(1941) 重修后,尚存名贤像赞594名。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吴地,教民农耕,三以 天下让,号为至德,堪称吴地文化的开 化之祖。 春秋时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 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将北 方儒家文化传播吴地的第一人,世称“南 方夫子”。 孙武,齐景公时齐国贵族,因齐国内乱 而奔吴。著就《兵法》十三篇,帮助吴 王阖闾南服越国,西破强楚,争霸中原 ,号称“兵圣”。 三国 陆绩(187—219),字公纪,天文学家 。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专著《浑天图》 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怀橘遗亲”,为官 卸任“载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 为后人楷模。 两晋 陆机(261—303),字士衡,文学家。 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弟陆 云并称“二陆”。20岁时写的《文赋》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 文学论著。他的《平复帖》被誉为法帖 之祖。 南北朝 张僧繇,梁天监至大同年间大画家。擅 长人物及佛教画,所绘佛像,自成样式 ,有“张家样”之称,被雕塑者取作模范 。亦精绘肖像,作风俗画,尤善画龙, 曾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故事。僧 繇作画,骨气奇伟,“六法”精备。用笔 多依书法,有意到笔不到之妙。与顾恺 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中国古代画 家“四祖”。 陆探微(?~约485),著名画家。画 学东晋顾恺之法,画史上常与顾恺之并 称“顾陆”。平生爱画古圣贤肖像,骨秀 神清,严正生动。后人谓其画笔迹周密 ,劲利如锥刀刻划,号为“密体”。亦工 绘蝉、雀、马、猴,及绘捣衣、荡舟、 斗鸭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画中四祖”之 一。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文字训 诂学家。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 和训诂,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 个,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书,解释颇 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 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唐 张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 。著名书法家。能诗,长于七绝,与包 融及贺知章、张若虚都有名当时,号称“ 吴中四友”。其书法以草书名世,所书“ 狂草”逸势奇状,潇洒豪放,连绵回绕, 别具一格。人们尊为“草圣”。张旭嗜酒 ,常于大醉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甚至 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后,自己都认为 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写出第二幅,世 称“张颠”。文宗时诏以李白诗歌、斐旻 剑舞与张旭草书为“三绝”。 杨惠之,唐开元天宝年间(712~755) 雕塑家。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 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 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时有“道子画 ,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其塑 像能抓住人物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 传神,对后世塑像艺术影响甚大,被尊 为“塑圣”。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 角直保寺圣罗汉像相传出自其手。 再答: 苏州的哟
再答: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再答: 韦应物(737—约791),唐代著名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洛 阳人。贞元四年(788)秋,由左司马 郎中任苏州刺史,在任3年,清正勤政, 又能宾礼儒士,顾况、刘长卿、邱丹、 秦系、皎然之辈,与之酬唱。其性高洁 ,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号称“韦苏州”。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得 建安 风韵。著有《韦苏州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 山居士。宝历元年五月任苏州刺史,翌 年九月因病离任。任苏州刺史时,勤政 除弊,主持修筑苏州虎丘山塘河堤,使 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纪 念他,与西湖之堤同称之为“白堤”。他 离任苏州时,百姓啼哭相送,刘禹锡赠 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白 居易文章精切,最长于诗,多至数千篇 ,在苏州时也有歌颂姑苏山水和友人酬 唱的诗歌。 陆龟蒙(?—876),字鲁望,唐代长洲 县人。隐居甫里(今吴中区角直镇),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 ,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他生 活清贫,一面亲自下田耕作,一面读书 论撰不辍,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他擅长诗文,与皮日休友善,互相唱 和,同负盛名,人称“皮陆”。所作诗多 写闲适隐居生活,写景咏物为多。所著 《耒耜经》,是研究农业生产工具的重 要文献。 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 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 ,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 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 。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 之始。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文 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 风格较为明健。其《岳阳楼记》中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 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 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 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著名诗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 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 ,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 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 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 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 名,合称“南宋四家”。其《田园四时杂 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 ,尤为突出。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 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明 高 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 轩,长洲县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 属吴中区角直),自号青丘子。与杨基 、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 ,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以张 士诚府重修府治,被谗受诛,高启曾为 之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南京,年仅3 9岁。其诗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 生疾苦有所反映。 况 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 岗,别号如愚。江西靖安县人。宣德五 年(1430)七月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 周忱的支持和协助下,锐意改革,整顿 吏治,削减高额田赋,减轻人民负担, 兴修太湖水利,设置“济农仓”,清理历 年积案,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教育,培 养选拔人才等,苏州人民把他比作“青天 ”。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 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群众联名上 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明正统七年 (1422)十二月卒于任上,享年60岁, “郡民罢市,如哭私亲,七邑绅耆人等俱 奔赴哭奠。邻群苏、松、常、嘉、湖之 民,赴吊者络绎弗绝”。 蒯 祥(1398—1481),字廷瑞,杰出 建筑大师,北京明故宫设计者。吴县香 山(今属胥口)人。出身木匠世家。父 蒯福“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永 乐十五年(1417),蒯祥参加北京宫殿 的设计和建筑,被任命为“营缮所丞”。 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 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天顺末年(1464 ),又主持规划建造裕陵。精尺度,擅 长榫卯技术,被誉为“蒯鲁班”。 吴 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 庵,书法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 时勤奋好学,“好古力学,至老不倦。” 善诗文,为当时文章领袖;擅绘画,尤 长书法。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 坡。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故居在苏 州城区乐桥西尚书里。其待人宽厚,讲 人情,重友谊,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 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沈 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 田,晚号白石翁,著名书画家、诗人,“ 吴门画派”创始人。长洲相城人。擅画山 水,初得法于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 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 、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 ,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与其学生 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居其首。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 苏轼、陆游。其诗、书、画,被时人视 作“神品”,称之为“三绝”。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 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 吏等,著名书画家。少与张灵相善,学 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 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 第一,次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 入狱。后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卖 画为生。生性不羁,常用“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印。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擅 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 学元人。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 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 ,又善书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 、王宠同为明代中期的中兴书法家。诗 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 年不拘成格,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 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 溪,晚年又号拙叟。文学家,吴县东山 陆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 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 编修。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 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 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 、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 免死。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 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辞官返里 后,蛰
再答: 给你参考
再问: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