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分析说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各个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狗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2 15:21:26
分析说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各个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分析说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各个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世界陆地自然带基本特征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从整体上看,由赤道到两极大致可划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一)热带雨林带 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最典型,面积最广.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各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5℃左右,全年各月降水量超过60毫米,年总量达2000毫米左右.植物茂密,种类丰富,乔木高大分层,有的可以分成4—5层,终年常绿;林内阴暗潮湿,叶尖有滴水现象,所以称为雨林.这里植物的附生、寄生现象特别显著,有许多藤本植物攀绕着树干.由于植物种类多,果实丰富,动物也相当多,代表性动物主要有猩猩、河马等.典型土壤是砖红壤.热带湿润地区,有些地方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温与热带雨林带差别不大,但年降水量不如雨林带分配均匀,年内分干湿两季.上层乔木,有的因干季水分不足而落叶,形成热带季雨林带.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地区,如印度一部分、缅甸、泰国等地最典型.我国云南南部、西藏东南角低谷盆地也属于热带季雨林带的一部分.主要动物有象、孔雀等.我国西双版纳密林中就有300多头野生亚洲象群,并有“孔雀之乡”美称. (二)热带稀树草原带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两侧,以非洲和南美洲面积最广、最典型.这里的气温也很高,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但这里的年降水量比热带雨林带要少,并随着远离赤道带而迅速减少,干季也愈长.气温高,水分明显不足,适合草本植物生长.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季节,这里正是雨季,辽阔的草原上一片葱绿,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非洲草原上代表性的合欢树冠如同伞形,猴面包树的干矮而粗壮.代表性的动物如斑马、长颈鹿、羚羊等,不时出没于草原中,显示一派生气勃勃景象.雨季一结束,干季来临,蒸发旺盛,水分严重不足,草本植物枯黄,乔木落叶;草食动物迁徙,肉食动物尾随而去,大地一片沉寂.典型土壤是热带草原土.我国海南岛西北部、横断山区背风谷底,因受地形影响,也出现类似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三)热带荒漠带 世界上的荒漠主要分布在大陆南北回归线附近.这与回归高压带气流下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呈宽广的带状.这里气温终年很高,但年较差、日较差较大,降水极端稀少,例如非洲北部阿尔及利亚的阿德拉尔(北纬27°52′)年降水量只有15毫米.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水奇缺,地表多盐.植物稀少,少有的动物善于奔跑.地表为流沙覆盖,形成沙丘,称沙漠;低洼地方,盐类积聚,形成盐沼泥漠;山前地带,常有砾石(砾漠)堆积.沙漠、盐沼泥漠和砾漠,三者结合统称荒漠.热带荒漠中的动物如澳大利亚主要有袋鼠、沙漠狐等.      温带与暖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极端干旱,也有成片荒漠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亚和我国西北部.例如,我国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等,都是典型的荒漠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2.7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鲁卜哈利沙漠的第二大集中连片大沙漠.温带、暖温带荒漠中的主要动物有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以及黄羊等.土壤是荒漠土.(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本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亚热带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东西部.亚热带大陆东部,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山地,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比较温暖(冬温偏低)少雨.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常青,栲树、樟树、楠木等都是代表树种,尤其适于毛竹、杉木、柑桔生长,代表性动物主要有猕猴、灵猫等.典型土壤是红壤与黄壤.亚 欧大陆西部,受地中海型气候影响,夏季温度高、降水稀少,冬季温暖多雨.自然植被主要是硬叶常绿阔叶林,以橄榄、冬青、忍冬为代表,此外还有常绿灌木林.代表性动物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羊、扁角鹿等.典型土壤是褐土.(五)温带草原带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夏季相当温暖,最高月平均气温可达20℃以上,冬季寒冷,最低月均温可达-18℃.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左右.水分不能满足乔木生长需要,草本植物繁茂.这里常常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景象.草食动物主要有羚羊、黄羊,肉食动物主要有狼等,啮齿类动物中的鼠类相当多,对草原破坏较大.代表性土壤是黑钙土和栗钙土.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温带典型草原的一部分.(六)温带森林带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分和北美洲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亚欧大陆东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南部是落叶阔叶林,以栎类为代表,典型土壤是棕壤;北部冬季更加寒冷,是针叶与阔叶混交林,典型土壤是暗棕壤.大陆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冬季比大陆东岸暖和,降水四季分配均匀,非常适合落叶阔叶林生长,以欧洲山毛榉、白桦为代表树种典型土壤是棕壤.温带森林带主要动物有松鼠、黑熊等. (七)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节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西伯利亚)、欧洲最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夏季温凉,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湿润,适合针叶林生长,以落叶松为代表,叫“泰加林”.典型土壤是灰化土.主要动物有紫貂、熊、麋鹿等.亚寒带针叶林带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呈现宽广的带状分布.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就是泰加林向南延伸的一部分,以兴安落叶松为代表.(八)苔原带 本带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地带,南半球几乎没 有表现.这里冬季漫长而严寒,常有暴风雪.暖季很短促,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地表经常处于冻结状态,有些地方永久冻结层厚达100—200米或更厚.那里地表积水不容易下渗,暖季冻土层表层解冻,低洼处常常积水形成沼泽与湖泊.由于气候严寒,代表性植物是苔藓和地衣,称苔原.这些植物耐湿、耐低温.河谷有灌木、小乔木,生长缓慢.主要动物有北极狐和旅鼠.驯鹿是苔原带特有动物,以苔藓地衣为主要食物.有些地方,常有许多鸟类活动.(九)冰原带 这是全球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一个自然带,大致相当于纬度70°以上的高纬度地带.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内部;南半球包括整个南极大陆及周围岛屿.这里冰天雪地,地表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常有强劲暴风雪,极端最低气温达-88℃.这里除科学考 察站外,没有定居人口.除微生物外,冰原上没有植物和土壤.生活在冰缘带的动物,在南极有企鹅、海豹等;北冰洋上有北极熊、海豹、海象等,它们都以海洋生物为食.